飞轮效应

当我们面对一个崭新的挑战时,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和无从下手。无论是健身、学习新技能,还是尝试改变一个长期以来的习惯,开头似乎总是最艰难的一步。为什么?难道我们注定在这些困难中一再挣扎?但也有另一种体验,那就是一旦我们坚持不懈,事情似乎突然变得容易了许多——我们所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少,但结果却逐渐变得显著。这其中有一个心理学原理叫:飞轮效应。

 一、为什么我们总在起点卡壳

大部分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新年的健身计划雄心勃勃,但不到三周就不了了之;或者决定每天学习一小时新语言,但几天后动力全无。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迈出第一步?研究表明,“启动成本” 是心理学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指出,人类的大脑更倾向于保持现状,避免任何能带来不适的变化。这意味着,当我们准备开始做一些新的、未知的事情时,大脑会发出“警报”,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将是困难且不确定的。于是,很多人选择放弃,甚至还未尝试。然而,这个困境真的无解吗? 

二、一切开始变得简单

飞轮效应,最早由商业战略大师Jim Collins在其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他将企业的发展比作推动一个沉重的飞轮——刚开始需要耗费巨大的努力,然而当它达到一定速度后,只需要少量的推力,飞轮便会保持快速旋转。实际上,这种飞轮效应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在个人心理成长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飞轮效应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可以用行为经济学中的“累积效应”来解释。当我们持续进行某项活动时,大脑中的神经通路会逐渐加强,形成习惯性行为。这意味着,一旦我们克服了最初的“启动成本”,并投入到新的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活动会逐渐变得自动化,所需的心理能量越来越少。

举个例子,当你开始健身时,最初的几天可能充满了抗拒和不适感,但一旦你坚持几周,你会发现每次去健身房的过程变得越来越自然,甚至变成了一种习惯。这个过程正是飞轮效应的生动体现。 

三、3个方法,推动飞轮高速运转

知道了飞轮效应的原理,那么该如何推动飞轮效应高速转动?在这里,给你分享3个方法。

1.发大愿,迈小步

很多时候,我们被困难吓倒,中途放弃,是因为你对做成这件事的愿望不强烈。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你一想到这件事,就让你睡不着觉。当你发大愿后,你还要拆解为可量化的小目标。当你完成可实现的小目标时,你会分泌内啡肽,让你特别有自信心。

在心理学上也有一个目标渐进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近时,完成任务的动机更强烈。因为你已经投入了很多成本,不舍得放弃。当你发大愿、迈小步,更容易驱动你,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2.日行20英里法则

为了推动飞轮的有效运转,你一定要养成习惯。你肯定听过这个故事:100多年前,南极成了最后一块人类未曾抵达的处女地。有两位探险家同时瞄准了这里,争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荣誉。这两人,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一位是英国的斯科特。他们分别带领着两支科考队,分两路出发,前往南极。最终的结局是,1911年12月15日,阿蒙森团队率先抵达南极点,插上挪威国旗,成为人类史上第一支抵达南极点的团队。而斯科特团队比阿蒙森晚到了一个月,并且在归途中,由于食物不足,加上天寒地冻,体力不支,探险队的五名成员不幸全部遇难。

为什么同样是探险南极,结果却是如此的不同?原因有很多个,但最重要的,在整个探险过程中,阿蒙森团队始终保持节奏,坚持每日行走20英里。当天气好时,成员建议加快速度,阿蒙森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成员需要休息和睡觉,以确保能量得到补充。当天气恶劣时,他也坚持前进,带领团队始终坚持向前推进15-20英里,以确保速度和路程。另外一队则完全相反,在天气好时,斯科特让队员们全力以赴,加倍的前进,而在天气不好时,则躲在帐篷里抱怨鬼天气。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保持一个节奏,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每天至少行走20英里。无论外部环境多么令人不适,都要坚持下去,把每一步走好。

当你保持节奏,每一天都有进步,飞轮就容易转起来。

3.先子弹后炮弹原则

我们在挑战的过程中,你不能期待一下子就把所有精力投入上去,一瞬间就把事情做成。而且,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方向不对,一定要进行调整。所以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打一枪看看。例如,你看到了一个目标靶,你要先打一枪,发现可能偏离了30度,再打一枪,发现偏离20度,第三枪击中了靶子的边缘,有了前三次的经验,这时候才集中所有力量打出炮弹。

在不同阶段,投入的资源和动作是不一样的。“先子弹、后炮弹”的原则是飞轮效应的延伸,一旦飞轮高速运转,就要把大量的资源投入上去, 从而追求成果最大化。

最后总结一下,要想把事情做成,一定要了解飞轮效应。如何启动飞轮效应,让飞轮高速旋转?第一个,发大愿、迈小步;第二个,日行二十里,养成习惯;第三个,先子弹后炮弹,追求成果最大化。

4飞轮效应的实际应用

飞轮效应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还可以在团队合作、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在团队中,最初的合作可能充满磨合与摩擦,但随着团队成员逐渐建立默契,彼此间的协作会越来越顺畅,最终达到高效的工作模式。

在个人生活中,飞轮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向的行为模式。例如,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养成早起的习惯、坚持每日冥想等。刚开始可能充满阻力,但一旦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需要外部的推动力,这一行为已经变得自然而然。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面对新的挑战时,不妨记住:一切的开端或许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转飞轮,成就终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转自营山家庭教育协会)


推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