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索●风采篇】土木工程学院
拓展质量文化建设成果 彰显土木工程学院特色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6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关于开展第二届“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土木工程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成立以执行院长滕琳为组长,以分管教学、学生、招生就业副院长为副组长,以部分师生代表等为成员的“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工作小组,设立办公室,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土木工程学院“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内容及要求,全面统筹推进活动开展。
一、活动开展有力有效、富有特色
(一)专题动员部署,强化质量自觉
组织召开主题部署会深入进行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活动意义和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教师以“质量文化”为抓手,牢记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尺度,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力争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文化氛围。
图1 召开“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动员部署会
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关于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学习文件中与教师教学相关的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质量动机。
图2 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质量文化建设文件
(二)专项培训研讨,提升质量内涵
1.组织教师参加专项培训、讲座。按照学院活动方案安排,在学校统一工作安排下,积极组织参加学全校“落实OBE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论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等专项培训。全体教职工认真参加培训并于会后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感悟,分享交流学习心得。
图3 组织教师参加质量文化培训
2.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依托教研室组织专题研讨,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责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观,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把提升教学质量视为己任,把提升教学质量融入教研工作。倡导“育人先立德”“省人先自省”,牢记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用严谨的态度对待课堂每一分钟,深入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适应程度、感受和收获,用具有人文关怀的师德启迪学生、言传身教;认真践行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巧妙导入,突出主题,注重思政育人,讲究语言艺术,采用画图形式,力求生动、形象、熟练,合理停顿,适时变换语调,整体把握节奏。通过教师自评、互评、领导点评,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图4 土木工程教研室开展教学质量教研活动
图5 张玉敏老师在教研室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图6 乔敏老师在教研室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三)紧贴教育教学,树立质量标杆
1.建强队伍,提升能力。学院深知,优秀的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院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科研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特别是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得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图7 教师参加科研培训
2.躬耕教坛,匠心筑梦。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为发挥高水平教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增进各科教研交流,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示范课的教师精心备课、细心打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引领与指导作用。真正实现了“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创新教学课堂模式。
图8 课堂教学示范课
3.选树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发掘推荐、优中选优评定表彰并公开发布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励全院教师以此为榜样,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院教师纷纷表态,积极向身边榜样和优秀教师看齐,努力借鉴他们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共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2024年青年教师优秀代表、乔敏老师被评为“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最美教师”。
图9 2024年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最美教师
二、“五自”文化浸润师生、赋能教学
(一)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开展质量文化、主题培训、主题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贯彻落实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推动质量文化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正人正己”、“育人先立德”、“省人先自省”。落实立德树人、知识传授及价值引领的重要角色,做到言传身教。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质量文化建月”活动,从备课内容、方面教学设计、教师团队协作、教学反馈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关爱学生、敬业精神等环节展开,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尺度。同时,动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与接受程度,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对于教学工作的接受程度及意见,关爱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利用现代化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前沿知识及社会有价值新闻吸引学生兴趣,利用虚拟仿真平台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10学生参加比赛 学生做虚拟仿真实验
(三)有助于营造质量文化氛围。“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的开展,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需求的教师质量文化建设的新格局,探索教师质量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机制、新路径;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建设氛围,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文化氛围。
图11“青年工作室”阅读活动 教师参加学术会议
三、活动成果深入拓展、常态长效
在圆满完成“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的基础上,该学院将继续深化拓展质量文化建设成果,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土木工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一)持续完善质量文化体系。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与教学质量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文化建设上,继续加强质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形式,使质量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
(二)推动质量文化建设常态化。一是完善好机制,将“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成果转化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定期举办相关活动,推动质量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二是总结好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在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三是展示好成果,通过举办展览、报告会等形式,展示质量文化建设的成果和成效,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四)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在课程建设上,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更多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方法上,持续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上,建设和完善实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教学质量;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持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