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索●风采篇】文学院 强化质量自觉 提升文化内涵
打造富有特色的质量文化高地
发布时间:2025-04-18 14:13
为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走实走深、赋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文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精心策划、有力有效组织开展系列质量文化活动,持续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提升学院文化内涵,努力把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共同自觉行动,以此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真正从监控走向自觉、从制度走向文化。
一、以“五自”为内核,增强质量文化自觉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质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学院作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关于“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共同价值追求、共同自觉行动”这一主题,力求通过开展一系列质量文化建设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追求卓越、注重质量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共同构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愿景,共同赋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着力推动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着力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从外部控制迈向内部质量文化建设新阶段,着力打造具有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办学特色的质量文化高地。
二、以“五项活动”为载体,丰富质量文化内涵
1.教学质量研讨会
组织召开了多次教学质量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就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与交流,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
图1 教学质量研讨
图2 “说课程”专项活动
图3 博士教师研究方向专家论证
2.征文活动
面向全院学生征集关于“我心中的好课”的征文,鼓励学生从自身学习体验出发,探讨优质课程的构成要素,共收到近百篇参赛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奖励。
图4 教师征文
图5 学生征文
3.教学公开课展示
安排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涵盖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现场观摩的方式,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学习。
图6 教师示范课
图7 教师观摩学习
图8 听评课活动
4.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
以期中教学检查为契机,广泛收集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图9 学习研讨OBE教育理念
5.学术讲座与工作坊
邀请知名学者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同时开设文学创作、论文写作等技能提升工作坊,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学术前沿、提升个人能力的平台。
图10 科研学术活动
图11 新进教师座谈会
图12 学生座谈会
图13 学生比赛获奖
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全院师生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人人关心教学质量、人人参与质量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教学质量研讨会和公开课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学方法创新,展示激发了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多样化;通过征文比赛、学术讲座与工作坊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广泛收集师生反馈的意见建议,为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有价值信息,为后续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以“五化”为路径,强化质量文化保障
文学院将持续深化拓展“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成果,遵循学校“五化”建设总体部署,努力探索和创新实践适合学院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着力围绕“五化”路径抓好深化转化、确保常态长效,努力将质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日常管理各环节。
着力强化体系支撑。根据学校总体设计,构建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体系结构,促进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有效开展。
着力强化制度配套。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配套完善、推动构建学院质量文化建设制度体系。
着力强化标准引领。细化明确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层面文化建设标准及要求,以标准化引领质量文化行动。
着力强化流程再造。规范明确学院本级抓质量文化建设的职责,优化再造质量文化建设流程,明确师生双主体行动路径。
着力强化数字赋能。用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在线空间”,依托质量文化数字化支撑环境,扩大本级质量文化的宣传、浸润和保障效能。
面向未来,文学院将以“质量文化建设月”活动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培养更多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全体师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扎实推动学院乃至全校教育教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上一篇:【文化探索●风采篇】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