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当前栏目随着工业社会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氢能因其清洁、高效和可再生的特性而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载体。光催化析氢技术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光催化析氢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和性能对制氢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催化剂可能存在稳定性差、光催化活性低等问题。
鉴于此,生化学院教师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发表了题为“Surface vacancy engineering powered reverse cation exchange in preparing CuZnS hollow nanoboxs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的文章。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表面空位工程驱动的反向阳离子交换策略来实现能量上不利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在Cu2-xS纳米盒(Cu2-xS NBs)的表面,观察到Cu空位的形成,并且这些空位随后被Zn2+离子占据。该研究成功制备了用于光催化析氢的中空CuZnS纳米盒(CuZnS NBs)。所制备的CuZnS(NBs)展现出丰富的界面Zn-S键,这些键作为高效的电子桥,促进了界面电荷的快速转移。通过表面空位驱动的反向阳离子交换策略,为在原子尺度上合理定制新一代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机遇。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精准施策,不断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和科研经费投入,强化科技创新示范团队及省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学校科研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科研成果取得显著提升,高水平项目立项数量也大幅增加,这标志着我们科研实力的提升与增强。
撰稿人:李晓茵
审核人:高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