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里翻开感兴趣的课外书,却静不下心去看;操场运动时,时刻关注着能消耗多少卡路里;在社交媒体上,总是关注自己动态里的点赞和评论量;为什么明明很优秀,却总觉得不如别人……
你是否也曾陷入这样的状态呢?无论做什么事总在想能给我带来什么,每天都在一个个目标中追寻着意义感,可一旦停下,迷茫和空虚感就扑面而来。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意义饥渴症。
“意义饥渴症”表现为过度追求行为的意义感,带有极强的目的性,设定过高目标,并在未达成时产生自责。这种心理常伴随存在性焦虑和完美主义倾向。其核心是精神需求与行为模式的失衡,表现为持续的焦虑、自我怀疑和目标感缺失。核心矛盾在于:将“意义”抽象化,并试图通过外在目标证明自我价值。
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优秀了,但仍因为没有找到“意义”,而时不时感到痛苦。
一、为什么我们总在追求“意义感”
1.存在性探索的使命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阶段,高考的目标结束后,大学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多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寻找生活的意义,重建个人价值坐标,通常对自我认同、价值观和未来方向有深刻的探索需求。同时,职业选择、人生方向的不确定性,放大了对“意义锚点”的需求。
2.情感需求的代偿
一些家庭在养育中,以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孩子情感需求。这种家庭支持的缺位和“有条件的爱”使得孩子逐渐忽略自身感受,压抑真实感受,学会用“优秀”来换取父母认可,形成功能强大的假性自体。假性自体是个体为了适应外界要求而形成的“保护壳”,它掩盖了真实的自我,让个体戴上“优秀面具”生活。成年后,仍通过外在成就寻求“被看见”的感觉。当我们用达到某种成绩的目的和意义来证明价值时,是否问过自己:“这些真的是我热爱的吗?”
3.外在压力的意义感扭曲
外在的一些衡量标准使得一部分学生为追求高绩点、竞赛奖项和论文发表,陷入竞争循环。职场准入的焦虑迫使大学生将时间投入刷简历而非深度学习,让优秀从内在成长变为外在标签的堆砌。同时,社交媒体制造的“精英幻觉”,让大学生在比较文化下产生了虚幻的参照系,产生相对剥夺感:明明身处前1%却感觉不够优秀。另一方面,虚拟社交的即时反馈(点赞、粉丝数)成为新的意义货币,部分学生沉迷经营人设,忽视真实人际关系。
二、意义重建指南
面对意义感的匮乏,我们越是急切地追逐“宏大叙事”,越容易陷入焦虑的漩涡。希望我们可以从过度思虑的枷锁中挣脱,在生活的褶皱里找到真实的存在感。
1.探索自我:迷茫也是一种机遇
请不要惧怕迷茫和无意义感,更不要用假性忙碌去回避,它们也可能是一种机遇,让我们在不停地奔波中、有机会放慢生活的节奏,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设定与内在需求匹配的目标,而非追逐外在定义的“应该”。参加社团、尝试新兴趣时,关注过程中的感受而非结果,可以帮你逐渐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方向,也能通过“心流体验”重建内在动机。此外,实践与成长是必经之路。清理冗余事务(如无效社交、过度消费),为有意义的活动腾出空间。例如,学习一项新技能、参与志愿服务或独立完成一个活动策划书,这些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最后,与他人交流也至关重要。通过与朋友、导师或心理咨询师分享困惑与感悟,在互动中获得支持启发和情感共鸣。
2.接纳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
我们要学会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己,允许自己感到无意义和迷茫,是找回生活节奏的第一步。承认“做不到”的合理性,取消“必须完美”的自我要求。生命的意义恰恰在于拥抱不确定性。同时,也可以进行目标重构,让目标从“宏大”到“可持续”,通过小目标“轻松完成”积累成就感,重建对过程的掌控感。
3.成长自我:享受过程本身
成长的意义不在于与他人比较,而在于发现自身的优点,认可和肯定自己的小成就。试着培养一些所谓“没有功利性”的爱好:在宿舍养盆多肉看它长大、专注地看一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并在随后写出读后感、欣赏自己创作的一幅画等。可以通过感恩练习,每日记录3件微小但具体的幸福(如阳光、笑声),强化对生活实感的感知。意义感的重建,在于我们将宏大叙事拆解为微小而具体的行动,在于我们在“无意义”的瞬间感知意义的存在,在于我们从过度思虑的牢笼转向当下的鲜活体验。
在意义感的迷宫中,没有标准答案。愿你在解构与重建的循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图腾——它或许是一缕风、一抹笑,或是你决定活出真实自我的那个瞬间。
(转自豫教思语)
4月3日,教育部 中国大学生在线全文转载我们 惊春沁心系列活动成果。《春日的心生之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深夜,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手机屏幕在黑暗中闪烁,你看着未...
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现心理赋能, 3月27日,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书海‘心’...
一、 你是否也有这些 “小强迫”?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1. 出门后总觉得门没锁好...
为充分发挥书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推动学生深度探索自我、洞察心灵世界, 3...
刚翻开课本 5分钟,手指已经自动点开了抖音;明明刚刚还在认真听课,突然发现自己在盯...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
我们常常认为幸福是达成某个具体目标后的结果,如: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又或者是收到...
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是一点小事,结果却让你愤怒、焦虑到无法冷静,情绪就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