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访问移动端。
×
优秀校友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校友工作 > 优秀校友 >
徐晓
时间:2025-01-13 13:36

1.徐晓.jpg

徐晓  中共党员  20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厦门大学博士  现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  东莞市二类人才/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高层次人才

个人荣誉:在南方医科大学以独立PI组建了以科研助理-硕士-博士人才梯队形式的10人研究团队,同时担任广东省肝脏病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委员。担任《Exploration》、《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Nano TransMed》、《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和《iRadiology》等国际期刊青年编委。研究领域:1、中子俘获治疗用诊疗型药物的设计开发;2、放射性靶免药物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3、核技术医学应用;4、放射性微球的合成及其肝癌TARE诊疗应用。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包括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IF=32.5),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9.0,2篇),Nano Today (IF=13.2),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3)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IF=12.0)等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上共发表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型SCI收录论文6篇(其中IF>12的论文6篇),含ESI高被引论文1篇(被引次数>230次)、封面热点论文1篇;第一作者位次发表研究型SCI论文总IF>100分,单篇最高IF=32.50。其中,部分成果被中国科学院之声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官网头条报道以及学术媒体评述。并主持或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1项,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22年厦门大学金圆创新创业基金项目1项。在研经费近两百万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包括一项美国专利)。主导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含放射性核素的医用天然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已成功实现公司转让(转让公司:厦门宏谱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厦门首届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杭州创业大赛上均荣获放射性药物项目一等奖,并作为骨干成员与厦门可唯科创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一家转化医学公司:厦门可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转化。

2. 学术成果

本人在近5年内以独立一作或第一作者身份在多个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上共发表了6篇研究型SCI收录论文,包括:

(1) Xiao Xu, Hongjun Zhang, Junxuan Ao, Lu Xu, Xiyan Liu, Xiaojing Guo, Jingye Li, Lan Zhang, Qingnuan Li, Xiaoyan Zhao, Bangjiao Ye, Deli Wang, Fei Shen and Hongjuan Ma*. 3D hierarchical porous amidoxime fibers speed up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J].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12: 1979-1988. (Research article, IF: 32.5, 独立一作, ESI高被引, 一区TOP)

(2) Xiao Xu#, Hu Chen#, Yangjie Wang, Pan He, Zhenwen Zhao, Hongwei Cheng, Xing Gao, Yesi Shi, Yesen Li, Jinxiong Huang, Yisheng Peng, Chengchao Chu, Yang Zhang, Chao Liu, Bo Li, Jingsong Mao*, Hongjuan Ma*, and Gang Liu*. Engineering radioactive microspheres for intra-arterial brachytherapy using 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J]. Adv. Funct. Mater. 2023. 2306215. (Research article, IF: 19.0,一区TOP).

(3) Xiao Xu#, Hu Chen#, Pan He#, Zhenwen Zhao, Xing Gao, Chao Liu, Hongwei Cheng, Lai Jiang, Peiyu Wang, Yang Zhang, Xiaofei Wen, Yesen Li, Jinxiong Huang, Yongfu Xiong, Jingsong Mao, Hongjuan Ma*, and Gang Liu*. 3D hollow porous radio-granular hydrogels for SPECT imaging-guided cancer intravascular brachytherapy[J]. Adv. Funct. Mater. 2023, 2215110. (Research article, IF: 19.0, 一区TOP)

(4) Zhenwen Zhao, Yulun Chen, Hui Liu, Haitian Tang, Minglei Teng, Xue Liu, Jianlin Ge, Shilong Shao, Zhenjie Li, Tao Jiang, Chao Liu*, Xiao Xu*, Gang Liu*. Amidoxime-based radio-microspheres for Internal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a checkpoint-blocking nanobody boost antitumor immunity. Nano Today, 2024, 57, 102383. (Research article,IF: 13.2, 一区)

(5) Xiao Xu#, Chen Huang#, Yangjie Wang, Xin Chen, Ziqiang Wang, Jiaguang Han, Minghong Wu, Gang Liu, Liangbin Li*, Lu Xu*, and Hongjuan Ma*. Engineering biaxial stretching polyethylene membrane with poly (amidoxime)-nanoparticle and mesopores architecture for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30, 133159. (Research article,IF: 13.3, 一区TOP)

(6) Xiao Xu#, Lu Xu#, Junxuan Ao, Yulin Liang, Cheng Li, Yangjie Wang, Chen Huang, Feng Ye, Qingnuan Li, Xiaojing Guo, Jingye Li, Hengti Wang, Shengqian Ma*, and Hongjuan Ma*. Ultrahigh and economical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seawater via interconnected open-pore architecture poly (amidoxime) fiber[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0, 42, 22032-22044. (Research article,IF: 12.0, Outside back cover & Hot Paper)

其中,含ESI高被引论文1篇、封面热点论文1篇;第一作者位次发表研究型论文总IF>100分,单篇最高IF=32.5,单篇最高被引次数高达260次,篇均IF>15分。

3. 研究项目和科研合作

并主持或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1项,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22年厦门大学金圆创新创业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粤莞联合重点项目和地区培育项目各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包括一项美国专利),涵盖了辐射技术应用、放射性药物研发等领域。

4. 知识产权和转化应用

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8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包括1项美国发明专利。主导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种含放射性核素的医用天然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已成功实现公司转让,并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开发的新型多功能放射性药物进入到GMP级产业化工程和申报药物IND批件验证阶段,其中一款放射性硼药进入研究者发起的研究(IIT)阶段。

5. 学术荣誉与创新创业

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多次获得厦门大学校级奖学金,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均获得国家级省级博士生论坛口头汇报一等奖。博士研究课题还荣获了厦门首届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杭州创业大赛的放射性药物项目一等奖,并与厦门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了一家转化医学公司:厦门可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6. 学术服务

申请人目前担任广东省肝脏病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委员,同时担任《Exploration》、《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Nano TransMed》、《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和《iRadiology》等国际期刊青年编委,并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担任审稿人,积极为学术界的交流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感言:岁月如梭,12年过去了,回首在母校的求学时光,那是一段充满成长与感动的旅程。在必威betway东盟体育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我不仅学到了基础四大化学知识,更在老师们那里收获了面对生活与挑战的勇气与智慧。老师们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明白知识的力量和责任的重要。在这里,我还学会了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无论是社团活动、学科竞赛,还是实验项目,都是一次次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机会。母校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尽情地施展才华。母校教会我的不仅是追求卓越,更是始终保持一颗脚踏实地、感恩奋进的心。如今,离开母校12年后,成为了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以及上海大学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深刻明白教书育人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的重要性和社会使命感;期望能够为母校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及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贡献绵薄力量。衷心感谢母校的培养,也由衷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辉煌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