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些经典,感受古人智慧,启迪现代生活。
《美的历程》 版权信息 作者:李泽厚 出版方: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4年 馆藏地址 第五图书借阅处 索书号:B83-092/31 内容简介: 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美学,有何独特之处?美学大师李泽厚,就在这本书里,把美学的发展和中华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带你重新欣赏中华美学。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本书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堪称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 《万古江河》 版权信息 作者:许倬云 出版方: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址 第一图书借阅处 索书号:k203/415 内容简介: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中国节日》 版权信息 作者:韦黎明 出版方: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馆藏地址 第一图书借阅处 索书号:k892.1/13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一份珍贵遗产。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节日是大家共享一套价值体系,把生活纳入一个特定的时间链条,赋予意义与价值,也是创造一种记忆。书中详细描述了十二个重要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揭示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和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