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栏目当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首要政治任务。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的主干课程,在主要内容、追求价值、逻辑维度上与二十大精神高度契合,在教学中如何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当代大学生群体讲清讲透二十大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要求。
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某一主题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中,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概论”课程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的必修课之一,是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之时代新人的不竭源泉和根本保证。二十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程,是思政教师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必要的理论武装,在“概论”课中讲好讲清讲透二十大精神具有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实现培养时代新人以及促进思政课改革的价值意蕴。
(一)教师讲授:有机嵌入,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十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程,关键要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教学内容始终是教学的核心载体。首先是丰富教学内容。“概论”课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全过程和理论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记录,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必须紧跟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教师要以“学懂、弄通、做实”为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同步更新。其次是重视理论逻辑。在具体教学中,要规避教师对二十大报告的“照搬照抄照读”复读机式教学,将前期学习成果应用在中期教学中,重点关注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概念、新提法的产生背景、形成逻辑、核心要义、理论和实践价值等问题,并以此梳理阐发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轨迹。
(二)学生展示:学生讲解,提升学生参与度
传统讲授法容易引发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足,因此增加学生讲课环节,即对分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课件展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这个名称是指每次课的时间被对半分割,一半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用于吸收和讨论交流。这里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设计“二十大”紧密相关的主题,以实践小组形式课上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制作PPT、排演情景剧、录制小视频等形式,将小组实践成果在课堂汇报展出,以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共同构成实践成绩。其二是善用“大思政课”思维,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济南当地实际,与本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共同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在铭记历史与感悟现实中不断提升实践认同。
分配给学生一定的教学时间,实际上是为学生创设学习自主权,把学生学习自主性需要上升为权力,对分课堂教学流程的设置是保障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实现。学习自主权的创设和保障把尊重学生从空洞的口号变成现实,让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的行为成为教师工作的必然流程和自然要求。
针对“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我们老师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堂讲解,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对学生的课件和讲授内容进行评价,该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强了学生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这样才能构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最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境界。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思政课堂应是多种多样的,以课本为出发点但又不局限于课本,以二十大为文本作思政教学,就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会议具体内容出发,学习其中的语言和语句,不仅是政治素材积累的需要,也符合当前思政教育的要求。在二十大报告上,就有许多精神可以作为思政课程学习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模式,就打破了思政教育与思政教学的壁垒,让思政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实现互通。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此内容可与课本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相联系,阐明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建国以来,我国行业的要素资源配置并不均衡,难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步发展。因此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对比目前,观研天下等机构整理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56%的土地要素用于支持农业发展,70%的劳动力要素会进入工业制造业和传统零售业领域,资金要素主要流向高端制造业领域。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将二者的共同之处相联系就打破了突破了课本的限制,将课本与国家政策相联系,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采用课堂线上+线下教授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时互动,讨论讲述章节内容的重点并及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超星课堂简便直观、稳定性高,并且课堂考勤和互动情况都能够得到记录和保留;辅助与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实现课堂的随机点名、全员互动,并且学生到课情况会清晰准确地得以保留。在进行直播授课时,充分利用“腾讯会议”的“举手”功能与“超星课堂”的“互动答题”功能,实现直播授课过程中的全体学生的实时全员互动和点对点问答。同时在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增加了学生线上课程的专注度。两个平台联动互补,既克服了线上教学缺乏互动的局限性,同时也为学生的期末考核留下准确客观过程考核参考依据。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在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正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其贯彻到学习生活实际中。当前中国处在发展的新时期,更应该重视思政科目,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职业修养,将二十大精神引入课堂、引入教材,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书育人目标的重中之重。
总之,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要做好一系列的重要工作。首先,融入过程必须坚持全面性,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思考融入什么以及如何有效融入。其次,融入过程必须保证正确性,思政课具有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教师在进行理论阐释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准确到位。再次,融入过程必须坚持创新性,高校思政课应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打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搭建全方位、多领域的教学空间,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中得以全面推进。
撰稿人员:张桐桐 审核领导:李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