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ou:adv}

德育在线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德育在线 >

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

更新时间:2014-04-04 08:42

 

在高校传统德育理论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与科学信仰相统一的特征被忽视了。尽管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念的要求,但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都存在重理论介绍、轻信仰培养的倾向。其表现就是,以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完整性和理论的逻辑性为唯一目标,忽视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信仰来培养所必须强调的东西,如如何在善与恶、是与非、现实与未来、理性与情感、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关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些都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可缺少的精神条件。有的同志认为,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键在于要使学生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因为只有科学的真理才能被人们接受和信仰,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仰是人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追求和评价。信仰产生于人的精神需求。无精神需求,也就无所谓信仰。但任何人都有精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具有普遍性特征。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有无信仰的差别,只存在信仰什么的差别。信仰的差别主要源于人的精神需要的差异。同时,信仰的形成又与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关。这种文化背景包含了一个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如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判断等等。因此,信仰既是一种缘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渴求,又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判断。作为一种精神渴求,它并不唯一的决定于人的理性,甚至不主要决定于人的理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也只有是与非、善与恶之分。因此,某种信仰是否形成与这种信仰本身是否科学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或者说,虽然信仰本身可以用逻辑判断来验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信仰的形成却不能用逻辑判断来验证。我们说共产主义信仰是科学的,是因为这一信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这决不等于说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就仅仅因为它是科学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决不仅仅要求学生弄懂共产主义的原理和它的科学性,而关键在于在弄懂原理及其科学性的基础上,把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念以及学生所处人文社会环境状况与接受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存在的精神障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研究,从多种视角、多个方面来构筑培养这一信仰所必需的精神条件。而传统的高校德育的缺陷就在于,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变成了单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活动,把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变成了用理论逻辑来验证共产主义是否科学的过程。其结果是培养了一些能熟背共产主义原理却缺乏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同时,在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传统的高校理论教育还存在把共产主义与现实割裂开来的倾向。其表现就是把共产主义当作一种预成的理想状态加以设定,不是把共产主义看成一种植根于现实的
历史运动,而是看成一种单纯的历史结果,然后用一套固定的理论模式来演绎这一理想状态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做法的实质是把共产主义信仰片面地终极化。而且,在演绎这一理想的必然性时,也不是把这种必然性看成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逐步改变的量变过程,而是把其看成是现实与未来之间突发的质变性。这就斩断了共产主义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共产主义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因此,尽管人们力图在理论上证明这一理想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但因自身对共产主义认识的偏差,其解释往往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当今高校存在的学历层次越高、理论知识越丰富的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度反而越低的现象,不能说与这种教育的失误无关。而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赋予这些学生单纯从理论上来演绎共产主义必然性的思维模式,因而一当他们无法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现实中某些与未来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时,他们的信仰就会动摇。所以,当今青年学生中出现的所谓信仰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教育危机。这种危机既与现行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与科学信仰割裂开来有关,又与其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偏差有关。
摘自高林远:《对高校德育理论几个基本问题的思索
版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济南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