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ou:adv}

经典选读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经典文献 > 经典选读 >

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更新时间:2020-12-02 13:34

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传承齐鲁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就要坚持把传承齐鲁文化作为育人的文化根基;坚持用齐鲁文化孕育着优秀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的立德树人实践中;探索践行齐鲁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才能更好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齐鲁文化的功能和意义  齐鲁文化的内容  路径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今天在坚持党的教育路线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中也只有很好的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弘扬齐鲁文化才能把立德树人的任务完成好,才能更好的坚定“四个自信”的信心。

一、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功能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要很好的把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核心要义,这对于新形势下把大学建设成“立德树人”的摇篮,完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信心,更加自觉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一代具有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是非常必要的。

坚持齐鲁文化立德树人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思想灵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也是齐鲁文化的传统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坚持齐鲁文化立德树人,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体现。对传统文化能否坚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这是衡量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的基本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坚持齐鲁文化立德树人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思想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也是齐鲁文化的传统文化之源。

坚持齐鲁文化立德树人是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使立德树人根植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沃土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用齐鲁优秀文化立德树人是因为齐鲁文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山东人品格形成甚至是中国人的优秀品格的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从我们中华民族所具备的传统优秀品德都能从齐鲁文化中彰显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深刻领会齐鲁文化的内涵,把其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紧密结合起来,和传承中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就能使我们立德树人的工作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我们立德树人的工作就有了根和魂,就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

二、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齐鲁文化呢?齐鲁文化指的是在齐鲁大地上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它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区域文化也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先进文化,它产生于齐鲁,影响遍及祖国大地。齐鲁文化是由齐文化(主要是商业、海洋文化);鲁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组成。虽然两者侧重不同、各有千秋,但是经过历史的演变大约在汉朝两者融为一体,形成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基本内涵体现在:(1)以人为本。这是齐鲁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2)以仁为核心。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把“仁者爱人”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和处理人际关系最有效最完美的方法。(3)以德为美。讲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讲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道德看作具有崇高价值的精神追求。(4)以孝为先。“孝”指子女对父母在尊敬、抚养、送终等方面应尽的义务,这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5)以和为贵。“和”即“和谐”之意,这是美好的人际关系状况和极高的道德境界。把“和”作为最高政治伦理原则,使人们之间和谐相处,便达到了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6)以礼为范。主张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7)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中庸”是齐鲁文化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辨证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道德品性,其基本原则是适度,内外协调,保持平衡,恰到好处。只有坚持中道才能使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与进步。(8)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三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五常”是人的内在德性,是人的价值、尊严之所在。坚持“三纲五常”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9)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阴阳和谐是《易经》的灵魂。在阴与阳的内在关系中,协调、统一、和谐是其基础和底蕴。 在齐鲁文化当中也不乏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其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天论》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明确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充满了辩证、唯物精神。

在齐鲁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孕育下也培育出齐鲁人的优秀品德:(1)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代表人物姜太公、管仲、晏婴、孔子、孙子、墨子、孟子等。齐鲁文化这一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充分发扬,成为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对我们民族的自强、自立、发展、壮大,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2)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气节即志气和节操。气节之中,民族气节为重,民族气节是爱国主义的道德基础,它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他们共同铸就了齐鲁文化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孔子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的名言,孟子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言壮语。《孟子·公孙丑》孟子把治理天下作为己任,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孟子·梁惠王下》,为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可以舍生忘死。其他齐鲁诸子及其思想也都表现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爱国行动和爱国精神。齐鲁文化的这一基本精神,对我们国家的统一巩固、民族的团结凝聚,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也成为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3)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在齐鲁文化中积极入世、救世的精神,也形成了齐鲁文化的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经世致用就是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告诫人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4)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齐鲁文化中有一基本观点叫做天人合一,这一基本观点体现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荀子《荀子·天论》明确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充满了辩证、唯物精神。(5)“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孟子在《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就是在民本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6)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人道精神是齐鲁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所以我们也把齐鲁之学概括为“人学”或“仁学”。在齐鲁文化中都是高举人道旗帜,把人作为治国的根本。在人道精神体现最突出、理论最系统的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他的“人道”思想是齐鲁文化的核心思想,人道精神是齐鲁文化最基本的精神。离开了“人道精神”,齐鲁文化就会失去了它的重要意义。(7)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讲合群,讲和谐,讲统一,强调大公无私。群体主义精神,是齐鲁文化的又一主导的精神,它主张合群、团结、万众一心是力量的源泉,克敌制胜的根本,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利他”、“利人”、“无我”为极限,体现大公无私的精神。齐鲁文化中的这一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之一,它对我们民族的心理心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起积极作用是巨大的。(8)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齐鲁文化之所以兴旺发达、人才济济、圣贤辈出,优越于其他地区,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民族聚居融合的动力以及上述基本精神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齐鲁文化中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这一精神不仅表现在先秦齐鲁诸子百家,而且表现在史前东夷人的发明创造。据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史前东夷人的发明创造很多,小至弓、矢、舟、车的发明,中至鱼、猎、农、牧、酿造、冶炼技术的创造,大至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制度的发现和创建以及文字的发明,大多无出东夷者。齐国兵学独树一帜,有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孙子兵法》;在科学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被尊为土木工匠的祖师和发明家;在天文学方面,齐人甘德与魏人石申的著作《甘石星经》在全国是首屈一指;在地理学方面,邹衍的大九州说,他的“五德终始”论,也是有天文学深厚基础的;在医学方面,神医匾鹊,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者……。齐鲁大地真是人杰地灵、风水宝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非常先进、非常丰富的。对于我们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是非常贴切的教材。齐鲁文化中的“中庸”和“以和为贵”思想对稳定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非常大积极影响,“以礼为范”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天我们在传承齐鲁文化实施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应当与时俱进。要紧密结合时代价值重点把齐鲁文化中的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和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德树人方面紧密的融为一体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之林中最具生命力、最具同化力,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以贯之延续下来为数不多的文化之一,这与它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实践性等优良品格密切相关。难怪在这次全国阻击新冠病毒肺炎阻击战当中山东人民的举动受到全国人民的点赞。网友在互联网上说:“山东人实在厚道!山东人勇于承担山东大汉 名不虚传 国有大难 大汉在前。山东人支援武汉是搬家式的”等等点赞声一片。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的一块瑰宝,也成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我们应当从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中汲取民族自豪感和坚定文化自信心,自觉自愿的传承齐鲁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我争做一代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和有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路径

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融入齐鲁文化这是因为齐鲁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身边的宝贵文化资源。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把齐鲁文化和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用社会的先进文化贯穿到育人的实践中,用其中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更好的起到指引着前进方向、创新教育模式、提供精神动力,不断引领立德树人的工作向着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工作有了更加坚实的精神基石和丰富的文化滋养。做为工作在高校一线的教师要结合我们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坚持做好传承齐鲁文化、践行齐鲁文化与立德树人的工作。作为我们出生在山东、成长在山东,现在又在山东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宣传齐鲁文化,用齐鲁文化立德树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在要坚守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在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认真探索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路径把育人工作扎扎实实的搞出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要把齐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传承和弘扬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进校园齐鲁文化建设中的历史积淀、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齐鲁文化品位、增强齐鲁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正确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齐鲁文化的内在关系,使齐鲁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文化支撑。要让齐鲁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正确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齐鲁文化的内在关系,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承齐鲁文化的活动与校园学生各种协会文化活动相融合,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画廊等平台开展宣传齐鲁文化经典活动,把宣传齐鲁经典活动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现实的具体活动中感知、认可、践行齐鲁文化。把齐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二是要在齐鲁文化的学习宣传上下功夫,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坚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坚持把弘扬传承齐鲁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齐鲁文化传统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坚持把齐鲁文化培育的人的良好品格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大学生的这个核心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和开展争做“优秀大学生”、“齐鲁文化之星”等活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创新学习、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模式,保证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是要加强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把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融入日常习惯养成教育中。认真落实大学生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引导同学们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更好的学习、生活构建舒心健康的学习环境。还要重视传统节日教育,开辟好第二课堂的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教育,如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要深刻阐发齐鲁文化中关于人格养成的论述关于人品塑造的故事,深入挖掘齐鲁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方面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育同学们在塑造健全人格与优良人品上下功夫。学习、研究、应用齐鲁文化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对齐鲁文化要下功夫对学生进行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认真克服和清理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寄希望于“返本开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的传统道德从整体上讲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要树立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理念,结合用齐鲁文化育人正确地讲清楚、阐释好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四是要在加强对齐鲁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在传承齐鲁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经常性和持久性上下功夫。要结合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内容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定期举办“齐鲁文化大课堂专题讲座”活动;开展“读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讲经典”的活动,有计划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评选“读经典之星 ”的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的地方资源优势,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师生头脑”;将齐鲁文化在当地的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齐鲁文化传统文化体系,促进开展齐鲁文化活动的持久性、经常性。把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齐鲁文化精神融为一体,引领大学生成为践行齐鲁文化的生力军和受益者,自觉的把传承齐鲁文化当成自己人生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们要在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上改革创新教育方法,要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齐鲁文化精神引导成为大学生培育践行爱国主义情怀的自觉担当和行动。

五是要在传承齐鲁文化中牢牢把握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下功夫。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以合为本四个方面,齐鲁文化是以仁为本,以德为根,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天人合一为主要内容,二者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这个伟大时代,我们要把弘扬齐鲁文化与加强运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熏陶、注重实践养成,培育倡导勤俭、诚信、友爱、互助、敬业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和挖掘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丰富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自觉的讲道德、守底线,讲文明、树新风。要针对诚信缺失问题,营造守诚信的氛围;针对铺张浪费问题,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针对不文明问题,开展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精神文明创建,以实际行动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齐鲁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莫鲁生

版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济南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