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ou:adv}

新闻动态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闻动态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筑牢立德树人使命”大讨论

更新时间:2025-02-21 08:5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建设,2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围绕着“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筑牢立德树人使命”进行了主题讨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交流与探讨,进一步增强学院全体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综合素养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主线,积极推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OBE理念相结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OBE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强调教育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和结果的可量化评估。这一理念的引入,将为课程思政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属责任,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任务。针对如何在思政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并将OBE理念融入到思政课中,本次大讨论活动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多位教师发表主题发言,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思路。郭浩楠老师从宏观的方法上进行了分享,从教学目标的的整合、教育实践的优化等方面展开论述,特别强调了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的全面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强化自我思政意识,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言传身教和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具体的方法,李宏、陈雅慧、赵柏果、韩保平、高永军等老师也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展开了分享。在精准把握和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的基础上,几位老师提出,思政课的内容不仅要传授经典理论,更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社会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有着更强的关注和思考需求。因此,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当下社会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同时,OBE理念强调“以成果为导向”,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几位老师也分别介绍了他在课堂上运用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评价不仅仅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激励他们在思政学习中更加主动,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220165356(1).jpg

2024年的新进教师也在本次讨论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在任课过程中的经验感想。许小凡老师分享了他在教学设计方面采取的创新实践,他认为,OBE理念的实施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接受者”角色,教师主导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而OBE理念强调“学生为中心”,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而言,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能力。同时,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老师们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此次大讨论深刻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将全面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实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人:彭浩然  审核人:王 ?


版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济南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