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ou:adv}

教改科研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部 > 教改科研 >

C刊热文|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现状、方向和路径研究

更新时间:2025-03-24 17:12

引文来源:钱俊伟.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现状、方向和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4,(9):96-103.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健康中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新时代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方向及路径。

一、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审视

1.体育地位逐渐提升: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体育,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高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奠定了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体育资源投入趋于稳定:高校加大了体育经费投入力度,体育场地建设和师资补充机制逐渐完善,为高校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竞技体育成绩稳步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成效显著,大学生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中屡获佳绩,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4.学科建设不断趋于健全: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认同度显著提升。

5.数字成果逐渐趋于丰富:新冠疫情推动了高校体育数字化建设,数字技术拓展了体育课程、场馆管理和赛事举办的新模式。

二、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解析

1.体育与德育融合不够深入:高校体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仍面临挑战,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协同联动不足,体育的德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不足:高校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方面成效有限,二者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对体育强国建设的贡献度有限。

3.体育培育文化素养存在形式化问题:高校体育在培育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存在课程地位不高、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未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4.体育数字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高校体育数字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技术在体育教学、赛事组织和社团管理中的应用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数字化对高校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1.创新四全育人,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支持、全方位推进、全环境融入的“四全育人”模式,激发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优化协调联动,发挥体育德育作用:加强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动,构建多部门协同的体育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体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完善评估制度,健全文化素养培育机制:完善体育培育文化素养的评价方式,加大研究力度,提升文化素养培育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推进数字化治理,构建体育素养培育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完善高校体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比赛机制,加强体育社团数字化建设,构建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的竞赛衔接体系,推动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体育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各方协同努力,创新高校体育发展模式,提升体育育人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基础,推动高校体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撰稿:陈彤  编辑:姜雪晴  审核:蔡秀国


版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基础部  济南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