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ou:adv}

教改科研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部 > 教改科研 >

C刊热文|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学理阐释与实践进路

更新时间:2025-03-13 18:29

引文来源:孙晋海王静.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学理阐释与实践进路[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10):89-99.

教育家精神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供指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厘清其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六大要义,阐明以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为参照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支撑的理论逻辑、以破除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困境为依据的现实逻辑,并提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政治、道德、专业素养的实践路径,旨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助力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建设。

1.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内涵要义

内涵:教育家精神内含 “报国弘道” 的价值立场、“垂范仁爱” 的道德境界和 “适教躬耕” 的教育智慧。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涵盖政治、道德、专业素养。其引领内涵是以 “报国弘道” 提升政治素养,以 “垂范仁爱” 提升道德素养,以 “适教躬耕” 提升专业素养,促使高校体育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行动,服务教育与体育强国建设。

要义:以体报国、服务强国坚定理想信念:国家利益至上与服务强国建设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继承发扬教育家精神,明确自身价值定位,培养学生,为强国建设提供动力。如张伯苓等体育教育家的事迹,激励当代高校体育教师心怀 “国之大者”。

以体励志、胸怀大局提升弘道追求:高校体育教师要以体育精神激励学生,讲述体育故事,传播体育文化。同时,立足时代需求,从大局高度看待问题,培养拔尖创新体育人才,为世界体育教育贡献力量,做 “大国良师”。

以体育德、立德树人提升道德情操:体育与德育紧密相连,高校体育教师应发挥体育功能,从情感、意志、品德方面培育学生道德品格。利用体育具身属性,在 “知” 与 “行” 两方面落实 “立德树人” 任务,如讲述体育事迹强化道德认知,自身示范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养成。

以体润心、无私奉献提升仁爱之心: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可润泽学生心灵,高校体育教师应融入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同时,传承无私奉献精神,推动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如张伯苓以学生为中心,为高校体育发展创造条件。

以体健体、因材施教提升育人智慧: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问题,高校体育教师要发挥体育强身健体功能,聚焦 “教会、勤练、常赛” 提升学生体质。坚持 “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以体笃行、开拓创新提升躬耕态度:高校体育教师需在高校体育事业改革中精进业务能力,提升多方面专业素养。同时,深耕体育学学科建设,秉持开拓精神,开展原创性研究,更新知识结构,服务学科建设。

2.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逻辑理路

2.1历史逻辑:“传承”与“发展”交织纵横

从古代孔子 “六艺” 教学蕴含体育元素,到近现代张伯苓、马约翰等教育家的体育思想与实践,再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及学校体育的重视,“传承” 与 “发展” 交织,为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历史基因,提供思维方法与视野格局,指明努力方向。

2.2理论逻辑“理性”与“悟性”有机联结

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制约论和人的全面发展观,我国体育教师队伍发展形成独特经验。教育社会制约论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认体育教师功能地位;人的全面发展观确立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教育家精神促使高校体育教师实现 “理性” 与 “悟性” 有机联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3现实逻辑“变”与“不变”和谐统一

时代发展使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挑战,如政治素养方面课程思政梗阻,道德素养方面职业认同感缺失,专业素养方面教学与科研能力不足等。教育家精神是破除这些困境的科学指南,其不变的精神特质引领高校体育教师在变化中成长进步。

3.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实践进路

3.1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浇筑 “政治强、情怀深” 的精神特质,捍卫 “自律严、人格正” 的师道尊严,奠定 “思维新、视野广” 的传道之本,锻造教育家型高校体育教师。

原则:坚持全方位涵养教育家精神,建立高校体育教师价值归属感;坚持全面化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高校体育教师道德荣誉感;坚持全过程发展教育家精神,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

3.2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路径

坚定 “报国弘道” 价值立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政治素养:依托体育文化优势搭建理论学习平台,强化服务强国理念开展宣讲活动,秉持经世致用思想构建政治素养评价机制,引导高校体育教师将报国之志转化为行动,涵养政治品格。陶冶 “垂范仁爱” 高尚情操,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道德素养:培根铸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知行合一塑造教师职业操守,弘德养正开展推优树典工作,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道德素养,增强道德感召力。涵养 “适教躬耕” 教育智慧,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求真务实深化 “以生为本” 理念,精进臻善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惟实励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

结束语

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的论述为教师成长提供导向与指南。弘扬教育家精神对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意义重大。通过把握其内涵要义与逻辑理路,谋划实践进路,能激发高校体育教师内生动力,使其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撰稿:张雅丽  编辑:姜雪晴  审核:蔡秀国

 


版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基础部  济南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