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当前栏目糖肽类抗生素拯救了无数受到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近二十年来,第二代糖肽类抗生素特拉万星、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相继问世。与以万古霉素为代表的第一代药物相比,第二代在抗菌谱,抗菌活性等各方面更有优势。这些已经被临床批准使用的药物通常是安全的,但与所有其他药物一样,它们也有概率引发不良反应。这三种药物实际的使用情况尚未得到充分阐述,尤其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鉴于此,生化学院教师曾平与刘伟、陈慧合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期刊(中国科学院4区,IF = 2.0)发表了题为“An Updated Mini-Review on Adverse Effects of Second-Generation Glycopeptide Antibiotics: Telavancin, Dalbavancin and Oritavancin”的文章。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对特拉万星、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的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作为第一代天然糖肽抗生素的衍生物,它们在杀灭万古霉素耐药细菌和治疗对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方面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通过检索最新的文献和病例报告,论文更新了上述三种糖肽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最新数据,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并强调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应该是一个长期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本文第一作者是学院2024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颜子璇。近年来,学院加强科研投入,鼓励本科生加入教师的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低年级大学生勇于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象征着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撰稿人:曾 平
审核人:高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