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ou:adv}

科研工作

当前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

生化学院教师吴文秀在Nano Research期刊发表文章

更新时间:2025-02-06 08:21

细菌作为众多疾病的病原体,可通过呼吸、接触、消化道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在生物系统间传播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与危害性,影响全球人类健康。抗生素治疗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灭菌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适当使用,细胞毒性及细菌耐药性等问题迅速滋生,不仅使抗生素的使用陷入危机,更让人类健康再度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无抗生素抗菌药物迫在眉睫。

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类新兴的一类晶态多孔聚合物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道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低毒性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纳米抗菌治疗领域的优秀候选者。相较于传统抗菌方法,COFs新型晶体纳米材料优势显著,具有良好的耐药性,能够依据不同抗菌场景灵活设计,拥有解决频繁给药问题的缓释功能,具有多种机制协同作用以提升抗菌效果,且热/化学稳定性良好,能有效降低失活风险。

基于此,生化学院教师吴文秀、荆莹莹、李文思与北京化工大学宋继彬教授合作总结了近年来COFs在抗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在Nano Research期刊(中国科学院2区,IF=9.5)发表了题为“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in the antibacterial field”的文章。在该项工作中,详细介绍了COFs材料自身的抗菌潜力,涵盖框架化学和孔道化学;探讨了COFs与其他抗菌纳米材料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的协同抗菌效果;同时,讨论了COFs作为纳米酶在抗菌应用中的优异性能。当前,基于COFs的高效抗菌剂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该工作旨在提供新视角与创新方法以解决耐药菌难题,并为抗菌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闻稿图片.jpg

近年来,学校在科研支持方面举措务实且成效显著。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精准扶持重点项目,助力科研突破。提供完善的实验设备与专业技术支持,保障科研工作高效运转。还积极鼓励跨学科合作,打破学科壁垒,让不同领域的智慧相互碰撞,催生了众多创新性科研成果。

撰稿人:吴文秀

审核人:高   星


版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济南校区: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