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学院依托学校“养成教育假期‘六行动’”实践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德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家庭劳动中感悟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2024年寒假,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分担家庭责任,以平凡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家庭与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劳动赋能成长:从实践到价值观的内化
此次寒假“六行动”中,“分担家务,真心感恩父母”作为第四项行动,要求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具体行动。2024级护理学9班满姝娴同学主动承担家庭卫生清洁工作,从扫地、拖地到擦拭家具,她在劳动中深刻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家务,需要耐心和责任感。每一次弯腰擦拭都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也让我更加理解父母平日的辛劳。”通过劳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更在汗水中领悟了“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将“知善”“知美”的校训精神融入日常。
家校协同育人:制度保障与情感共鸣
学院贯彻落实“六行动”,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创新推行“家校共育”机制,邀请家长担任督导员,对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行监督与评价。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班级群分享劳动成果——整洁的书桌、亲手烹饪的菜肴、焕然一新的家居环境,既激发了同辈间的学习热情,也让家长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蜕变。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主动分担家务,懂得感恩与付出,这正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熏陶共同作用的成果。”
立德树人的多维实践:从习惯养成到精神升华
扎根“齐鲁文化+”育人模式,挖掘深厚文化底蕴,精心培育学生成长。通过“知情意行”融合培养,引导学生从劳动中涵养品德、磨砺意志。此次劳动体验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更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例如,学生在整理家居时感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哲理,在烹饪中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转化为行动自觉。
据统计,寒假期间全院超90%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提交实践记录四千余份。开学后,学院将通过“养成教育成果分享会”展示优秀案例,评选“劳动之星”,并将表现纳入德育考核,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未来,医学院将继续深化“六行动”内涵,以劳动教育为纽带,推动德育、智育、美育协同发展,培育更多“知学、知道、知善、知美”的新时代青年,为党和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撰稿:高璇 编辑:李莹莹 摄影:医学院 审核:丁海玲)